氢能被全球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在吉林大安,全球更大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建成投产。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该项目创下“绿氨规模、混合制氢规模、直流微网和固态储氢”等四项全球之最,并成功破解多项难题,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赴项目现场实探,看到绿氨装车已启运,有序发往下游应用市场。
业界表示,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对于加速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改善我国以煤为主、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的能源现状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牢牢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四项全球之最
“目前我们已经获得欧盟预认证证书,再过几天,欧盟的相关人员将来到公司实地考察,认定合格后,将现场颁发正式的欧盟绿色认证证书。”7月28日,大安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安绿氢”)负责人介绍。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主要建设空分、制氢、储氢、合成氨装置以及公辅设施等。新能源部分装机容量80万千瓦,其中风电7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
据大安绿氢生产部主任江金世介绍,项目采用“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设计思路,将风光发电的电力通过自建的输电线路输送到制氢合成氨工厂的总降变,再通过总降变将电力分配给制氢、合成氨以及空分装置。绿电在电解槽中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将氢气输送至储氢工段以及合成氨工段。同时,利用空气分离装置,将空气中的氮气提取出来,然后按照氮气与氢气的体积比1:3,进入合成氨工段的合成塔。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经过冷却分离,即可获得液氨。液氨进入液氨储罐进行储存,并通过装车栈台充装至专门的液氨运输车辆,最终运输到客户的使用地点。
江金世表示,风光发电的一个特点就是起伏大、具有不稳定性,但是化学装置一旦运行,对于稳定性要求恰恰极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新能源发电量较大的时候,利用固态储氢装置储存氢气,在新能源发电量相对小的时候,将固态储氢装置放氢供给合成氨工段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安全、高效地生产合成氨,项目采用了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电-氢-化”全流程柔性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源荷互动”机制,破解风光发电波动性与合成氨生产稳定性的匹配难题,在一体化调度、集群控制等方面完成工业化实践,探索出工业生产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创造了四项全球之最——全球更大规模的一次性投产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建成一套1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成功实现从电到氢再到氨的全产业链贯通,为新能源发电就地转化提供了新的路径;全球更大规模的碱液与PEM混合电解水制氢,36000标方/小时的碱液制氢与9600标方/小时的PEM制氢设备实现了双技术路线耦合,兼顾规模化与灵活性;全球更大规模的直流微电网制氢,攻克直流离网制氢关键技术及装备国产化难题,实现40兆瓦新能源发电直供制氢,探索风光离网制氢新模式;全球更大规模的固态储氢,建设48000标方的固态储氢装置,验证固态储氢在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的可行性,助力破解氢气储存难题。
肩负能源安全
与“双碳”使命
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业界认为,项目依托大安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禀赋,采用风光发电、先进的碱液制氢与PEM制氢技术,规模化制取绿氢,加速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对于改善我国以煤为主、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的能源现状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为“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创造了物质基础。
据了解,该项目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5万吨,节约标煤约23万吨,相当于抵消近5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生活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项目以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的模式,通过实施风光制氢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充分发挥新能源、负荷、储能的协调互济能力,确保实现制氢合成氨负荷与新能源发电智慧协同、负荷随电源波动而调整。项目形成源网荷友好协同互动体系,对解决规模性新能源消纳、推动电力体制深层次改革,尤其是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很强的创新示范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将氢以氨的形式进行储存,解决了氢气储运难和安全性差等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使氢能作为重要能源载体实现跨时段调节、跨区域配置和跨品种耦合成为可能,为打造新能源制氢、制氨、制醇的“绿氢体系”指明了新方向。
“我们是行业内之一个吃螃蟹的,也是氢能领域的排头兵和领跑者。氢能发展的道路上肯定存在困难和问题,但是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传统化工思维认为一些不能走通的路,我们利用电氢耦合等技术,用实践证明可以走通、走好。同时,这也将会加快促进相关 *** 职能部门在有关制度方面做出进一步完善。”大安绿氢负责人说。
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展现出强大的人才“磁吸效应”。
徐昊宇是长春人,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2024年8月加入大安绿氢,目前所在的岗位是制储氢外操。“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巡检,重点查看仪表的示数是否正常、阀门能否正常开关等,并随时与中心控制室保持联系。如果说中心控制是整个项目运行的大脑,我们这个岗位就是充当‘眼睛’和‘手’的角色。”徐昊宇说。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项目不仅直接创造了近400个就业岗位,更吸引了像徐昊宇这样具备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成为吉林“引凤还巢”战略的鲜活样本。
“我们这个项目与电的联系特别紧密,电不光为项目的设备运行提供动力,还是项目的生产原料,没有电就意味着项目没有原料。传统的化工操作人员是懂电的不懂化工、懂化工的不懂电,但我们的绝大多数员工都是公司自己培养出来的新型复合型化工人才,既懂电又懂化工。”大安绿氢负责人表示,大安绿氢是国家电投开创绿色氢基能源产业的首个生产型企业,承载着吉电股份打造面向全球发展的绿色氢基能源平台的重任,更是吉电股份的人才培养基地。大安绿氢培养出大量的新型复合型化工人才,对于发展绿色氢基能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加码氢能产业
继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之后,吉电股份仍在继续加码氢能产业。此前,吉电股份在2024年年报中就曾提及,绿色氢基能源方面,保持先发优势,高质量建设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接续开发绿色甲醇、绿色航煤等示范项目,着力打造一流绿色氢基能源产业。
今年6月,吉电股份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吉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吉远(四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梨树绿色甲醇创新示范项目。梨树项目将借鉴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经验,采取全厂柔性控制、智慧工厂设计。“梨树项目的一些工作人员将在大安吉林进行培训,我们也将选派一些骨干员工前往梨树项目参与筹备建设。”大安绿氢负责人介绍。
吉电股份方面表示,国家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氢得到高度重视,绿色甲醇直接用于传统船用燃料替代,是远洋运输业深度脱碳、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
吉电股份针对绿氨、绿甲醇、绿航油等产品的销售也在加快布局。在大安吉电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投产的前一天,吉电股份在与欧洲、日韩等多家企业签署销售意向协议的基础上,又集中与法电中国、国际事业公司、日本伊藤忠和荷兰孚宝等多家国内外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最新进展陈茂波预计香港第三季度经济保持增长 最近更新陈茂波预计香港第三季度经济保持增长 百度科普陈茂波预计香港第三季度经济保持增长 讨论:陈茂波预计香港第三季度经济保持增长 学习,陈茂波预计香港第三季度经济保持增长 更新学习,陈茂波预计香港第三季度经济保持增长 更新,陈茂波预计香港第三季度经济保持增长 评论,陈茂波预计香港第三季度经济保持增长 评论,陈茂波预计香港第三季度经济保持增长